close

30元的顯微鏡,啟蒙百萬孩童科普腦

擁有科學認知力是一項基本權利

 

講到顯微鏡,你想到的還是那種小時候在自然課學到的,有目鏡、載物台、反光鏡的冰冷儀器嗎?而現在,有人已經打破傳統的窠臼,發明出方便攜帶,價格實惠的顯微鏡。2014年,史丹佛大學工程師曼努●帕卡西(Manu Prakash) 與他的研究生們,開發了第一款摺紙顯微鏡,重量只有數公克,造價更只要1美金。是的!你沒看錯,就是「紙」造的顯微鏡,名稱為Foldscope。

 

 

解放孩子們的好奇心

 

曼努●帕卡西希望「世界上的每個小孩,都能隨身攜帶一架顯微鏡在他們的口袋裡」。

 

選擇紙為主要材料不只是因為紙的便宜,更是因為紙的性質,只要正確地去摺疊它,就能將顯微鏡給「架設」起來,內含超小型鏡片具備放大功能。因為輕便且便宜,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顯微鏡,透過它去窺探「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」。

 

孩子們得以透過摺紙顯微鏡去觀察頭髮上面有什麼、寵物身上有什麼細菌、觀察冰淇淋裡面的樣子,蚊子的觸鬚長怎樣,開始不斷地去規劃自己接下來要看什麼物品,並且期待從中看到的東西。他們把他當成玩具一樣的,去玩、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事情。與對科學完全沒有偏見的孩子們一起做,小孩子看完之後,他們不會有預設立場,對孩子們而言,這是沒有獎品的,最大的獎品就是體驗。

 

 

傳統笨重且昂貴顯微鏡

 

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,荷蘭的眼鏡商詹森父子所發明,後來有兩位使用了顯微鏡,第一個就是義大利科學家──伽利略,第二個則是亞麻織品商人──列文虎克。透過顯微鏡,剛開始是觀察昆蟲以及植物。接著,顯微鏡開啟了更多應用。

顯微鏡的發明可以用來觀察細菌和微生物,透過這個儀器,去了解疾病或進行生物科技研究,隨著科技的發展,顯微鏡有不同的型式,一種是光學顯微鏡、另一種是電子顯微鏡。無論是哪一種,他的價格不斐,普遍性也不高,通常只有在實驗室或是學校的研究教室裡面才會看到。

 

讓開發中國家看見契機

 

想想,在數百萬人口的城市邊緣,也有找不到任何醫療體系的國家,特別是開發中國家,無論是資訊或是科學儀器,都取得不易。但透過摺紙顯微鏡,只需要使用簡單的工具:美工刀、尺、透明膠帶,將自己要觀察的物體放到玻片上,透過光源就可以觀察到更微小的世界。

 

當初在設計時,考量到取材不易的緣故,選擇做成可大量生產、輕便又好攜帶的成品,特別的是,他還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,無論是從空中墜落,或是不小心碰到水,都還是不減它的功能性。

 

摺紙顯微鏡同時也被譽為「拯救世界的顯微鏡」,許多傳染病在熱帶地區和開發中國家盛行,但在開發中國家不太容易取得診斷工具,醫療工作者無法準確地診斷出病因。許多疾病都是由你看不到的微生物所引起的,如果有顯微鏡,他們就可以準備檢體,檢體樣本大多是血液,接著會透過觀察檢體去發現裡面的病原體是什麼。

 


發明者將摺紙顯微鏡帶到開發中國家,讓他們可以透過它,更即時的做病況分析,現在已經針對瘧疾和非洲昏睡病上面努力,一位非洲孩童提到,透過觀察周遭的事物,他們才得以體會到肉眼所看不到的各種微生物威脅。未來,發明者提到,他們會研究出針對不同病況去產出不同的摺紙顯微鏡。

 

 

 

網路+紙顯微鏡=無限可能

 

透過這個摺紙顯微鏡,他們更在網路上成立個專屬社群,只要你有購買了這摺紙顯微鏡,觀察到的東西都可以在這個社群上面分享。點擊查看網路社群

 

有位女孩想要觀察冰淇淋的樣子,但每次拿出來的冰淇淋都會融化,無法即時觀察。於是,網路上有人建議她把顯微鏡帶到冰箱裡去查看。

 

有人的手指被紙張劃破了,他決定用顯微鏡看是什麼元素足以劃破手指,網路上建議研究紙的角度,結果發現只有在某個特定位置上,而且保持紙張直立才會撕開皮膚組織跟血管。

 

這些新發現,以及討論,都是透過摺紙顯微鏡,給予靈感甚至發問遭遇的研究困難,都能帶領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世界,在這個網路消弭國界的世界,科學得以更快速的交流和溝通,並且以極低的成本快速普及。

 

 

現在他們已經將摺紙式顯微鏡分享到130多個國家──

在印度,偏鄉地區的學生利用摺紙式顯微鏡改善農作物的管理;

在亞馬遜,研究人員在昆蟲棲息地觀察昆蟲;

在坦尚尼亞,人們探索他們居住環境與身體健康的關聯;

擁有科學認知力應該是基本權利,他們認為,應該要朝著一個人們可以真正參與科學發現的社會前進、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。

 

台灣的反思

 

也許我們所處的環境並不像落後國家那樣惡劣,但是如何能夠把這個「發現精神」擴散出去卻是我們最需要答案。截至目前為止,台灣的初階教育仍然不夠普及所謂的探索式教育,鼓勵孩童自己發現答案,而不是由上而下的給予答案。

 

在網路興起的年代,摺紙望遠鏡象徵著傳統最低成本卻達到目的好發明,那麼結合網路力量後就是現代知識普及的平台。反觀台灣高網路普及的情況下,我們真的有讓資源貧乏或是山區的孩童享受到科技的果實嗎?

 

 

更多健康有趣資訊,請上我們

Facebook 【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cbbio/ 】

Instagram 【 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azhoubio2320/


參考資料:

http://hot.gamme.com.tw/thread-163495-1-1.html
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17501-origami-microscope-only-1

http://technews.tw/2014/03/25/microscope-made-by-paper-only-1-dollar/
http://techstart.presslogic.com/2016/12/08/article/18338/

arrow
arrow

    亞洲生化健康交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